時間:2016-06-01
“飛利浦和索尼使用的技術,半年之內我們必須有產品推向市場。”兆馳股份董事長顧偉如是說。今年6月,數字機頂盒、數字液晶電視和數字視盤機(DVD)制造商兆馳股份在深圳中小板上市,發行價市盈率達65.22倍。目前,創始人顧偉間接持有公司58.83%的股票,以10月12日收盤價計算,市值達到69億元人民幣成為最新一批福布斯富豪。
在創立兆馳之前,顧偉曾是新加坡上市公司凱欣達電子的創始人之一,并長期擔任總經理。1997年,顧偉從內地來到深圳,創立了主要為國內知名消費電子品牌研發與制造DVD產品的凱欣達。隨著企業的迅速成長,1999年,凱欣達開始涉足國際貿易,成功從內向型企業轉為外向型企業,并成為行業翹楚,于2003年10月在新加坡掛牌上市。2004年,由于管理理念上的分歧,顧偉離開凱欣達,并帶領幾個追隨他的員工創立兆馳多媒體。
在凱欣達的經歷盡管并沒有使顧偉成為億萬富豪,但無疑使他在創立并領導兆馳上市的道路上駕輕就熟。今天的兆馳,無論是ODM的商業模式,還是以海外市場為主導的外向型特征,無不是凱欣達經營模式的延續。
2005年,兆馳成立之初,DVD市場已經開始下滑。但面對市場的衰退和資金的缺乏兩重困難,顧偉選擇了“騎著驢子找馬,先上再說”。進入行業第一年,兆馳便創造出1,700萬元的利潤。截至2010年中報,兆馳股份2010年上半年和2009年的凈利潤率分別為12.07%和8.78%。
既遠高于國際代工巨頭鴻海精密等,也遠高于國內品牌商如TCL。“我們的企業能夠做得這么成功,最主要的一方面就是重視產品的創新和整合,而技術和理念則是創新的關鍵。”顧偉說。
“就技術而言,我們既有機頂盒技術,又有DVD技術,又有電視技術,可以很容易地將三者結合在一起”,這種將各種功能結合在一起的差異化產品為兆馳帶來了豐厚的利潤。2006年,兆馳開發出一款既是DVD又是機頂盒的Combo產品,這款產品至今已經為公司創造了近兩億元的利潤。“我們還可以把其他技術應用到電視上,比如說上網電視,藍光電視等等”。
在新技術的應用方面,顧偉采取緊隨國際品牌,并進行二次開發的策略。通常,兆馳能夠領先其他中國企業3-4個月應用新技術。這種領先性使兆馳能夠吸引一大批客戶,并獲得高利潤率。“未來,我們準備做到1.5次開發,把技術這塊做得更有特色,整合能力更強。”
緊貼市場的產品理念同樣構成兆馳的創新競爭力。2005年,帶有USB和存儲卡插口的DVD產品剛剛出現,大多數生產商認為機身前面有兩個插口影響美觀,因而把USB插口放在后側。但顧偉去歐洲考察時發現,歐洲賣DVD的方式與中國不同,“一大堆DVD放在一起賣,也沒有促銷員”,如果把插口放在后面,顧客根本不知道有這個功能。回國后,顧偉立即決定將USB和存儲卡插口前置,再做一個軟蓋蓋起來。正是這樣一個小小的細節,使得這款DVD月銷量高達10萬臺,為兆馳帶來每月近900萬元的利潤。
在追求創新的同時,兆馳亦注重對產品的成本控制。“這就好比木桶效應,企業要成功,哪一方面都不能成為短板。并且,以最優成本博取最優利潤,是兆馳在創立之初就一直在遵循的經營模式。”顧偉表示。
為此,顧偉要求首先要從產品的設計開始控制成本。“兆馳所有的產品都采用標準化設計,使用的材料都是統一的,這樣采購量大,成本也就較低。另外,在設計時盡可能地優化電路,也能夠降低成本,提高產品的性價比。”除此之外,兆馳也開發出一系列自動化的生產設施來降低人力成本。目前,兆馳股份的年產值約5億美元,工人約2,000名,而其他公司要做到這一產值需要4,000名工人。不久前,兆馳的技術人員開發出一套全球獨有的自動式工裝,節省了300名勞動力,相當于每個月為兆馳節省了90萬元的工資開支。
在創立兆馳時,顧偉曾對公司的未來提出兩條設想:“要么賺一把錢就散伙,不考慮任何版權,專利費甚至稅收問題;要么合理合法,兢兢業業地做企業,爭取4年上市。”在選擇了第二條道路之后,顧偉就一直按照上市公司的標準來經營兆馳。從第一年起,顧偉就邀請具有上市公司審計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為兆馳做審計。2006年,兆馳成立的第二年,即與華商律師事務所和國信證券簽署協議進入上市輔導期。“后面每走一步都是誠惶誠恐,如履薄冰,”顧偉說,“我們上市的信念非常堅定,所有牽涉到法律的行為,我們都要先咨詢華夏和國信再做決策。所以在上市過程中我們沒有任何法律障礙。”
公司上市后,很多民營企業找顧偉傳授經驗。“我總結出評估公司能否上市的四條標準,”顧偉說,“第一,產業是不是國家明確不支持的產業;第二,企業以往有沒有嚴重的法律問題和股權爭執問題。對兆馳來說,從組建第一天開始,就不存在專利問題、稅收問題、法律問題和股權糾紛問題。第三,舍得舍不得。要上市,就必須按上市公司的標準開展經營,兆馳為了上市花了很大的成本,大概有幾個億;第四,信心堅決不堅決。如果4條都符合,什么產業都能上市。”
超募資金11.3億元,目前兆馳的資金充裕,但顧偉并不愿輕易投資。“上市之前我們的資產是20多億,現在上市之后變成50多億,我能不能把這50多億用好?我自己要打個問號。我情愿在這些事情沒搞清楚之前把多余的錢存在銀行,”顧偉說,“我們馬上要引進一些管理人才。我的性格喜歡求穩,我需要等我的組織架構和隊伍組織好之后再來投資。”
生性求穩的顧偉在投資新項目時也極為謹慎,嚴格遵守“疊加式投資”策略,即只向有重疊性資源的產業投資。顧偉認為,如果一個新項目,可以和老項目共享生產技術或共享銷售渠道,那么成功率就有了50%,如果是朝陽產業,則再加20%,那么在投入新產業前我們的勝數就已經達到70%了。“就如數字機頂盒,技術和生產都可以與DVD資源共享,加之機頂盒符合產業發展方向,這就有了70%的成功率,我們只需在銷售渠道上再加創新就能成功。液晶電視也是如此。”
目前,兆馳已是世界最大的數字機頂盒生產商,2009年全球市場占有率達18.57%,而2007年開始的液晶電視項目也已為兆馳貢獻了超過50%的銷售收入。
顧偉認為,今后消費電子行業的發展方向一定是生產制造研發與網絡銷售分開。“索尼,蘋果等最出色的品牌商的優勢,在于品牌、市場和銷售渠道。”而對于兆馳,ODM模式今后會一直走下去。“ 上一篇:風行電視G65Y榮獲“2016年十佳平板電視”獎